
一文速览 | 开放原子“校源行”6月进展
2025年6月,开放原子“校源行”在太原、杭州、无锡、济南、湛江等地高校持续开展城市级、学校级和Meetup级系列活动,推动开源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深入融合。其中,中北大学发布全国首个校级开源贡献激励政策,人才评价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多地高校联动企业和社区,持续丰富开源实践场景,助力开源理念在高校落地生根。
开源活动:多地高校推动开源教育体系化落地
6月27日 太原城市站
开放原子“校源行”(太原站)在中北大学成功举办,来自政府、全国近30所高校、知名开源社区、本地企业的代表,以及600余名中北大学及太原地区高校师生参加。
会上正式发布中北大学开源贡献激励政策,该政策打破传统学历职称限制,将开源成果纳入师生保研、职称评定及学分认证体系;同时,中北大学也发布工业级云组态系统开源项目,该项目由学生通过贡献积分机制参与开发,支持工业数字化场景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领导、山西省教育厅、中北大学、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领导发表致辞,来自深开鸿、腾讯、阿里云,以及OpenLoong、openKylin开源社区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在开源教育的实践经验。同期举行了“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机制”高校研讨会,以及聚焦开源鸿蒙、大模型、具身智能技术方向的特色实践课程。

6月5日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活动聚焦开源生态建设与产教融合创新,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同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同时也见证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开放原子开源社团的成立。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汤兆武强调创新“项目驱动+社区协作”教育模式;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王忠民指出以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构建开源体系;杭州市经信局副局长林昀阐述开源作为软信业发展抓手;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教培部负责人韩江强调体系化开源教育生态激发青年创新力;浙江大学褚志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徐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孙建国、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卢涤非等专家围绕大模型、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话题发表主题演讲。

6月18日 山东管理学院
活动吸引600余师生共话开源。山东省工信厅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陈克全指出,开源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山东将持续推进开源体系建设;山东管理学院校长韩作生表示,“校源行”为高校育人搭建了宝贵平台;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教培部负责人韩江强调将开源理念带入高校课堂,赋能师生成长。活动现场揭牌“开放原子开源社团”与“开源人才联创中心”,推动校企合作。主题分享环节,韩江、于治国、董良、苏雯琳、丁晨光、史继新分别围绕开源教育、智能人才培养、开源鸿蒙人才方案、AIPC系统、开源实践等话题深入交流。活动还组织学生实操开源鸿蒙开发套件,点燃开源探索热情。

6月20日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活动聚焦“政策引导、产教融合、实践育人”三大特色,全面推动开源技术在高校落地生根。无锡市工信局软件处处长吴浩涵提出强化政策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区域生态三项举措;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瑜强调以开源育才,服务区域数字经济;润开鸿教育BG总经理刘太俊介绍其产教融合服务体系。主题分享中,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胡骁杰讲解开源人才评价体系;openKylin马发俊剖析开源社区构建路径;润开鸿夏文强展示开源鸿蒙开发实践;华为李京缘分享nexent智能体框架应用;东南大学学生开发者毛周祥则以亲身经历激励青年投身开源。活动融合政策指导、技术实践与青年创新,推动开源教育深度落地。

6月24日 广东海洋大学
活动聚焦开源鸿蒙生态发展与实训育人融合。广东海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彭小红强调开源是创新文化,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广东海洋大学副教授高升分享了操作系统教学与开源融合的实践与规划;鸿湖万联连志安解析开源鸿蒙技术特性及其在万物智能场景下的应用前景;深开鸿王永生展示KaihongOS的超级物模型和产业应用价值;中软国际林艺斌带领70余名学生开展开源鸿蒙开发实践课堂,涵盖开发环境搭建、功能实现与调试,推动学生深入理解开源鸿蒙开发全流程。

清华大学、应急管理大学、南昌大学、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常州工学院、苏州大学举行了多场Meetup活动。
人才评价机制:首个高校开源贡献激励政策发布
中北大学作为“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机制”首批试点高校,于2025年6月正式推出国内首个校级开源贡献激励政策——《中北大学关于实施“以贡献为导向开源人才评价”的激励办法(试行)》,致力于将开源理念深度融入教育与科研体系,打破学术封闭性,推动高校成为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枢纽。

“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机制”高校研讨会于6月27日在中北大学召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春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伟教授和中北大学秦品乐教授分享了各自高校开源人才培养和激励措施,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西大学等21所高校代表及地方工信系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开源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构建、实践路径及生态共建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我国开源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供了高校方案。

开源实践:产学融合激发青年创新活力
走进企业之江苏润开鸿活动
6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计算机系师生代表走进润开鸿,通过展厅参观、就业需求分析及技术专题讲解等活动,近距离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与企业人才需求。

“开源之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活动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代表介绍了开放原子“校源行”公益项目,引导同学积极参与社区开源实践。

开源课程:技术课程+人才认证双轨推进
openKylin初级人才认证已完成教学课程、考试题库制作和教研工作,预计7月底正式上线发布。
开源欧拉高级认证已完成首个版本实验包和题库开发,进入评审阶段。
KWDB社区主导开发的KWDB数据库专家工程师认证课程及配套教程,已进入内容制作评审阶段,预计下半年正式发布。
校源行
开放原子“校源行” 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发起,腾讯公司作为战略合作单位,面向高校的长期性公益项目。拟通过推广开源课程、推进以贡献为导向的开源人才评价机制、建设开源师资队伍、举办开源活动、支持设立开源社团、引导开源实践、构建人才认证体系等方式培育开源人才,广泛汇聚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等各方资源,加快推动我国开源生态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