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高校走进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共话开源人才培养新路径

北京两高校走进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共话开源人才培养新路径

开源小兵

2025-07-07 发布20 浏览 · 0 点赞 · 0 收藏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开源技术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7月3-4日,北京化工大学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组织师生走进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围绕“高校如何参与开源以及开源人才培养”展开深度交流,为高校技术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

1.webp
2.webp

丰富活动:解码开源价值与参与路径

活动中,高校师生参观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开源文化展厅,系统了解开源发展历程、基金会业务版图及开源技术领域的成果。

主题演讲环节,各方围绕“学生与开发者如何参与开源”展开深入探讨,内容务实且具前瞻性。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研发部高级工程师张凯聚焦“大学生参与开源的价值与路径”,结合高校学生参与开源项目的真实案例,解析开源对大学生成长与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他表示,开源贡献在技术提升、人脉拓展、求职加分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学生实习、就业及长远发展提供了实战指南。

openKylin Release SIG成员余烁奇和刘佳阳系统介绍了openKylin社区的发展历程、技术特色与开源愿景。通过详实的新手指南,助力初学者快速掌握社区贡献方法;同时预告了社区即将举办的技术交流活动,展现出活力满满的开发者生态。此举不仅降低了新开发者的参与门槛,更对开源人才培养、开源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deepin社区高级运营经理徐梦江分享了开源社区发展三阶段、deepin社区的成长历程及出海成果,既展现了开源软件的全球化潜力,也为学生呈现了参与开源项目的国际化机遇,对培养学生的开源思维、国际视野与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高校协同:搭建开源人才培养平台

北京化工大学相关教师表示,学校将依托学科优势,结合开源技术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学生开源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希望与基金会建立长期合作,共同推进“校源行”项目。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相关教师提到,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未来将在开源技术普及与教育领域深化与基金会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前沿技术的机会,助力其成长为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展望:深化合作赋能人才成长

未来,基金会将在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合作,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实习实训、举办开源技术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精进开源技术,提升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感谢openKylin社区、deepin社区、中软国际教育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如需获取嘉宾分享PPT或加入社区交流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回复关键词“开源参访”领取资源包。后续更多活动,敬请期待!

image

请前往 登录/注册 即可发表您的看法…